江南一带出土的长颈堆塑谷仓罐,也是五谷仓之一,只是在装饰形象上比较奇特,有一定神奇色彩,可能堆塑谷仓罐中的谷物为五谷之种。
这对堆塑谷仓罐,敛口斜直唇,口沿下有凸檐,颈细长,颈壁呈螺旋纹,鼓形腹,圈足外撇,瓷质白中偏黄,略有开片,塔帽形盖,顶部有瑞鸟,一只昂首展翅,一只俯首欲翔,蹲于有分界的四座仙山之巅,颈长占器身的二分之一略多,颈部堆塑一周仙人,仙人脚下一层堆贴海波纹,象征大海,往上瓶颈较细的部位有一条龙盘旋其间,龙头上方是祥云托日,龙的周围祥云充满每个空间,每朵云的造型如螺层高耸的海螺,螺头尖锐,正是一幅蟠龙飞升的景象。
在粮食收获回来后,土地高敞、气候干燥的中原地区,大多采用挖地窖的办法来贮粮,即地下仓。如磁山遗址,发现了近90个窖穴,穴中均有厚实的炭化粟堆积;此外,河南新郑裴李岗、密县莪沟、马良沟、巩县铁生沟、陕县庙底沟、河北武安磁山、陕西西安半坡、临潼姜寨、客省庄、北首岭、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遗址中,都曾发现过贮粮的地下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