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宋夏金元时期
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超越前代,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,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,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总结和提高。从这一时期出土的随葬品(冥器)中,不同造型的的储粮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:
一、多角谷仓罐
多角谷仓罐
晚唐北宋间,江南出现了一种多角陶罐,“角”与“谷”在南方地区发音相近或谓“多角”即“多谷”,而且其形象也似谷物生长之态。
宋代多角谷仓罐,这件谷仓罐,器身分五层,上小下大,每层凸出五个尖角,纵列五行,器盖作亭阁式,重檐五角攒尖顶,上缀宝珠,阁四面均有门,台基呈覆瓣莲花状,制作精巧,总体亦如丰腴的麦穗,圈足略外撇,施通明青釉,仓体有墨书的铭文:“仓库常满,千秋万岁,岁次丁卯,十月注题”。
宋代多角谷仓罐,这件谷仓罐,仓体分六层,上小下大,由下面第二次开始每层凸出五个乳凸状的尖角,纵列五行,角尖有孔,盖顶宝珠形钮,盖面有荷叶边堆饰,总体亦如丰腴的麦穗,圈足外撇。仓体墨书铭文:“元祐元年,千秋万岁,五谷仓库,年年长满,子孙代代兴隆”,“元祐”是宋哲宗赵熙的第一个年号,“元祐元年”是公元1086年,距今九百多年。 图58,宋代多角谷仓罐,这件谷仓罐,由盖与罐组成,盖顶为宝珠钮,从上往下三圈堆波纹,仓身有五组五层尖角,仓体刻有铭文:“千秋万仓库常满,子孙代代兴隆” 图59,宋代多角谷仓罐,溜肩,五层鼓腹,自下而上渐收成宝塔形,收颈,圈足,盖为宝珠钮,盖面有一圈荷叶边堆饰,腹部堆贴五组五层叶形扁状尖钮,钮面印仰莲瓣纹,盖顶腹部釉下墨绘牡丹绕枝纹。
土地低温、气候多雨的南方地区,大多数采用下层架空的干栏式房屋来贮粮。地上粮仓年代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“干栏式”粮仓,仓中还盛有谷物,据考证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,是我国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。此外浙江湖州的前山漾、江苏吴江梅堰的龙南等,在浙江海盐仙坛庙遗址出土的一个良渚文化陶器器盖的内面上,刻画有一幅干栏式建筑的图形,发掘者认为很可能就是干栏式粮仓的形象。
综上述史实,足证我国储藏粮食的悠久历史,是世界上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。